首页

Sm女王在线观看

时间:2025-05-23 20:36:00 作者:与时代同行 九旬老人见证新疆发展变迁 浏览量:34219

  中新社林芝4月12日电 题:西藏墨脱春季采茶忙

  中新社记者 赵朗

  受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,4月的墨脱县正处于丰沛的雨季。云雾缭绕,雨从夜里下至次日中午没有停的迹象,背崩村的茶园内,村民们正忙碌采茶。

  墨脱是西藏自治区为数不多拥有亚热带气候的县,2013年墨脱公路通车前,一直被称为“高原孤岛”。此时,这里与中国其他产茶地一样,迎来春茶采摘季。墨脱种茶的时间并不长,2012年试种,2013年大规模推广种植。自此,当地人被赋予茶农新身份,茶树成为滋养一方人的财富来源。

  茶园内,村民白玛次登和爱人正在采茶,动作娴熟快速,因长时间在雨中采茶,手指被泡得有些发白。他说:“春茶价格最好,今年茶青收购价格比去年高10多元(人民币,下同)每斤,所以下雨也不耽误村里人采摘。”

  白玛次登家里有12亩茶园,和其他村民一样,2013年开始种茶,“县政府给我们发了茶树,每人2亩的标准量。老婆学过炒茶,都是县政府组织人来教的。现在茶青都是卖给公司,更划算些。”

2024年4月,墨脱县背崩村村民白玛次登(左)和爱人正在采茶。 中新社记者 赵朗 摄

  茶园另一处,43岁的索朗旺前和爱人也正冒雨采茶。茶园是他们家庭的主要收入之一。没通公路前,墨脱是户外玩家的徒步胜地,背崩村所在的背崩乡是这条中国知名徒步线路上重要的休息补给点,所以索朗旺前和很多墨脱人一样都当过背夫。

  他说:“通车后的十来年,墨脱发展太快了,以前没见过的没用过的也都见识了,生活不知好了多少倍。赚钱机会也多了,可以去工地打工,也可以种茶。”不过,在索朗旺前看来,还是种茶更稳定些。

  从前,墨脱很多地方还延续着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。2013年,全长117公里的扎墨公路通车,结束了中国最后一个县不通公路的历史。交通变好,也吸引企业来投资兴业。

  墨脱茶企从只有1家发展到现在6家,规模不断扩大。墨脱十宝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超介绍,很看好墨脱茶叶的前景,单单西藏本地市场可以消耗掉他们企业产量的一半。目前,他们采用与村合作社、农户合作模式,与当地格林村合作成立茶叶品牌,帮助培养制茶师傅、销售能手。

图为2024年4月墨脱县背崩村村民采的茶青。 中新社记者 赵朗 摄

  他坦言,墨脱茶品牌知名度还需要扩大,这需要当地政府、各家茶企以及茶农等共同去努力。

  这些年,墨脱茶叶发展经历过高光,亦遭遇过市场低谷。墨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次仁乔介绍,茶园种植建设推广期内,每亩以4000元对茶农进行补贴,后期3年,向茶农发放每亩2400元的管理补贴,不断鼓励民众种茶的信心。发展中,也出现过茶企收购茶青能力有限,滞销的现象。如今,墨脱县引进茶企、制定推进茶产业发展奖励政策等,产业不断向好发展。

  目前,全县种植1.9万亩茶田,2023年,新建茶叶加工厂7处,新增茶叶加工、包装生产线6条。茶青收购量逐年激增,2023年达50.22万斤。

  次仁乔表示,作为年轻的茶叶产地,墨脱茶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如扩大品牌效应、改善劳动力短缺、完善管理等,均是当下及以后要努力的方向。(完)

【编辑:付子豪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|盘活“沉睡”资产 “寸土”变“寸金”焕发新活力

当日,第五届海峡两岸(陕西)经贸科技合作大会(简称:陕台会)在西安启幕。本次大会以“构建开放新格局,发展新质生产力”为主题,将举办投资考察、交流座谈、文化参访、项目签约等一系列活动。旨在为两岸产业、企业合作发展搭建更有效的平台。

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建校10年 延续港中大创校先贤精神

诺尔和保罗也表示,对能与中国乒乓球界老友重聚感到非常兴奋并充满期待。他们希望在晚年能够再次为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贡献。

沙漠种树“初体验” 台胞感知大陆治沙功夫

狮子洋未来产业科技园(东西庄)位于狮子洋增长极北部,也是广州市活力创新轴的重要节点,地理位置优越,产学研优势明显,具有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发展潜力,未来将成为番禺区又一重点发展平台。该项目周边环绕广明高速、南大干线、兴业大道及新化快速路等多条交通干线,还有地铁4号线、7号线、佛莞城际等交通轨道,交通网络四通八达。此外,项目毗邻国际科技创新城产业发展平台,更有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、暨南大学、广州医科大学等高等学府环绕,学术氛围浓厚,产业集聚效应显著。

中方:呼吁通过对话协商构建均衡、有效、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架构

汪文斌:综合来看,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,这既有着坚实的国情事实依据,也有着坚实的国际法基础。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权利,是任何国家都不应当剥夺的。同时,我们也随着自身国力的发展,积极为推动人类进步事业、推动全球发展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。(完)

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点火发射

如今,华彬快消品集团在全国布局了8家生产基地,包括6家功能饮料生产基地,实现“东南西北中,横到边、纵到底”的产业布局,自有功能饮料年生产能力达52亿罐,有力保障了市场供应和消费者需求。中国红牛湖北生产基地从2005年项目签约到2006年7月1日第一罐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下线仅用了15个月。在中国红牛的带动下,奥瑞金等众多知名品牌汇聚咸宁,“一瓶水”产业已成为当地重要产业之一,仅咸宁高新区饮料食品产业规模企业就有12家,年税收超过10亿元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